《大学》选自《礼记》。本来是《礼记》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。《礼记》本名《小戴礼记》,又名《小戴记》,由汉宣帝世人戴圣根据以往上遗留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成的。宋代程颢、程颐兄弟将其从《礼记》中抽取,辑录章句。朱熹将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合编注解,称为《四书》,此后《大学》变成儒家学说。

大学选自哪本书
四书包含: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。当中《论语》《孟子》分别为孔子、孟子以及学生言论集,而《大学》《中庸》乃是《礼记》里的两篇。《礼记》中《中庸》、《大学》均突显“修身”的价值。“君子不可以不修身”,“知因此修身则知所以治人”。“身不修,不能齐其家”。“修身”做为社会性活动不仅是私人性的,且有益于意义的形成与实现。《大学》将个人的学习、教人、政治等几个过程自然地结合起来,以价值观念的认知(格物、致知)为始,以道德意识的构建(正心、诚心)为核心。《学记》在综合每家长期教育、教学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,总结出一套教育、教学理念与方法,这是《学记》的精华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