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时是指现代时间23点至01点,午时是指现代时间11点至13点,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日一夜划分为12个时段,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。十二时辰即可以指一天,还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。
子时和午时分别是什么时间
在中国古代,人们用“铜壶滴漏”的方法计时,把一日一夜分为十二时辰,即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,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。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,一点到三点为丑时,三点到五点为寅时,其余的以此类推。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,所以,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,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“大时”,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“小时”。以后,随着钟表的普及,“大时”一词也就消失了,而“小时”却沿用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