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旷天低树出自于孟浩然的《宿建德江》。是孟浩然在公元730年告别家乡赶赴洛阳时的途中有感而发所写。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,明月初升,树影婆娑,作者看着这清冷的景色思念起家乡的情形。

野旷天低树出自孟浩然的什么诗

江水静流,船夫慢慢划动船儿,船儿出航水面,慢慢的靠近江中小洲,这时,江雾初起若烟,把那江洲笼罩,一切很像是梦境,看起来不真实。

首句简约干脆,对环境进行描绘,不仅为点明地点,更是直接点题,说明诗人划船于建德江上,会因天晚夜宿江洲。起句平平淡淡,好像打仗的排头兵,为日后的大阵势准备着。“移”、“泊”二字,行为连续,极其活络,像一帧帧画片逐渐舒展,摆放开来。

夕阳消褪,暮色隐隐来临,慢慢吞噬着面前天地,诗人端坐于行舟之上,静静望着这样的场景,不仅回忆起所遭遇的霉运不断,真是余恨尚未去新愁又伴随着夜色来临。

由上一句话的动景表述,悄无声息转向此句的静景描摹,一动一静间,专为突出一个“愁”字,并且是因“日暮”才起之“新”愁,正像那些唱词所叙:“旧仇未去,又添新恨!”可谓逐层步进,种种心思“才下眉头,又上心头”矣!然而实际上,诗人自己比较清楚,这一“新愁”起的根本原因所在,并非什么“日暮”的缘故,之所以这般说,也只不过是寓情于景罢了。可惜只能落个“借酒消愁愁更愁”的端的。